close

前言-Robert F.Butts

《健康之道》不只是有關我太太,珍羅勃茲,十三年前在紐約州艾爾默拉醫院住院––及死亡––的記事。我長久以來一直想看到它的出版,心中感覺且知道它還可提供多得多的別的東西。不僅是關於珍在出神狀態或離體狀態,為賽斯––一位稱他自己為能量人格元素––發言的優秀能力,並且也關於在一個人生過程中能夠且的確會升起的所有龐大的複雜挑戰。

我學到,我們的生命並不只簡單地由,直接而順遂的進行。反之,我看到每個人都旅行在一條最古怪的岔出或迂曲的道路上,那是以我們既有知––及我現在很確定––又不知的方式深具創意的一條路。

啊,那麼,挑戰就在––瞭解我們與生俱來的創造力。我們可以試著去鍛鍊生命,使它隨俗或聽話,但每個生命都有其自己的生命。多幸運哪!我太太的生命與作品顯示,我們甚至在出生前便能創造挑戰和目標,然後在物質生命中,當我們穿上肉體、衣衫及信念時,一頭鑽進去實踐完成那些特質。然而,在我們創造出來的那些挑戰,我們能遭逢到什麼了不起的、意料之外的盤旋哪!即便如此,我想我們最終,不管是在有意識或是無意識的層次––或兩者皆有––都會瞭解到,一路上一邊在學的同時,我們仍全然是我們自己

在那醫院,珍某些方面是相當無助的。待了一年九個月之後,珍於一九八四年九月五日星期三淩晨兩點八分逝世。自從一九八年二月以來,她已經是第三次住院了。自她死後,許多人都寫信來,既表示悼念,並且也問:為什麼?她有賽斯,不是嗎––她為賽斯說法二十一年之久;她同時也與他一起寫了六本書(加上她自己的幾本)。為什麼賽斯沒打開適當的神通之鎖的神奇鑰匙,而救珍脫離難局?當她去世時,只得年五十有五。她很可能再活上,比如說,二十年,而甚至貢獻更多給我們對賽斯及她自己的知識。如果要選擇成名的話,她很可以變得名聞全球的。

珍、賽斯和我對這類問題所得到的答案就在這本書。珍首先是一個人,其次才是非常有稟賦的通靈者。多年來賽斯的確幫助過她許多許多次。除此之外,珍和我學到,宇宙還存在著大半未透露的知識及感受之龐大領域。若更能深入接上和汲取自那些神奇的迷宮,甚至會更好些,但我們已盡所能。我很確定,賽斯仍在幫助我太太。他們現在已合而為一了,並且廣義地說,也遇到了他們在過去現在未來認識的許多人。由於某些夢,我相信甚至我自己存有(賽斯稱之約瑟)的一部分也參與了進去。嗯,為什麼不呢,既然賽斯描寫實相說,每樣事物都同存在?我知道,那是得很費力才能理解,有時甚至自相矛盾的複雜觀念和問題––即使在這世俗實相也夠我們忙一輩子了。

那麼,我想,這本書顯示出,健康之道可能並且真的有很大的變數。以某種頑固且深植於心靈的方式,我們每個人都得做出自己的選擇,就如人類一向所為。珍的人生顯然展示了此點,並且是以當我們四十二年前結婚之時,我倆在意識上都鮮少知覺的方式展示出來。

當珍住院二十一個月的期間,珍、賽斯和我對於她的身心狀態都說過不少話,而我往往是在壓力非常大的狀況下盡我所能、以自創的速記法記錄下來的。在所有那段時間,只有一回,由於一場厲害的大風雪,我沒有像每天例行的陪我太太六到八小時。她於四月入院之後,有好幾個禮拜我不知道珍會不會再做任何的通靈工作了,但三個月後,她令我驚訝地開始了一連串對話,類似她曾為心理學家暨哲學家威廉·詹姆士及畫家保羅·塞尚製作過的世界觀資料。

她再一次的被我有關藝術及相關知識的問題激發了靈感。當她開始新方案時,她說:至少我覺得我在做一些自己天生該做的事。她在一九八三年九月講完了它,然後,在接下來的四個月,口授了一連串大半是短短的、個人性的賽斯課,共有七十一節。她在一九八四年一月二日結束了那個系列––第二天便開始《健康之道》。

在這整個期間,我們並未明確地告訴醫院任何人我們在做什麼––醫院職員接受我們一般性的解釋,我們是作家,只是在寫作。全都進行得很順––縱使記錄上顯示著,我們常常被打斷。不過,無可避免的,展示在此的《健康之道》,其中必有許多的節略––並非賽斯資料,而是節略了珍和我寫的東西。我欠了安柏––亞倫出版社的老板珍妮·米爾很多情,她給我相當多的幫助。我們看得出來,如果每一節課的所有周邊資料都包括進去的話,這本書會非常長。(舉例來說,我有不少我認為會增益賽斯資料之觀念的個人經驗和洞見。但該省略什麼?何時該停?這對我而言造成了一個難局。

當珍在一九六三年開始口授賽斯資料時,我對我們將會流傳下來的記錄非常的自覺––不是與賽斯,卻是與我們私生活有關的部分。其一不可避免地會增益另一,增加了兩者的奇妙複雜性。很久以前我便開始相信,沒有一樣事物是存在於孤立中的;節略掉某些記錄顯然會留下空隙。難說是個原創性的概念,不過我卻看到,那是在我們日常生活的表面活動常常被忽略的一個概念。如果我們對自身物質及非物質生活的其他層面賦予更多注意,不論它們是何時發生,都可能對我們大有助益。

但我們如何能夠––任何人如何能夠––帶更多與生倶有的知識到意識上而加以利用?舉例來說,怎麼才能變得更深刻覺知我們的夢的事實及涵義,以及它們加諸我們生活的極重大影響?我們的夢往往是進入其他實相的門。然而我知道,我們正越來越深入心靈;珍與賽斯的共同作品,還有她的詩及其他作品,都提示出這一點。我們心靈的偉大稟賦全都在那兒,等著……

 

羅勃· 於紐約州,艾爾默拉

一九九七年九月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Seth 賽斯 心靈成長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indy 的頭像
    Cindy

    Cindy的書庫

    Ci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